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課程記錄。合作創作互動


這週透過介紹藝術家的作品,讓孩子回想之前平面創作及立體創作作品,進而思考創作和空間上的關係,透過報紙媒材和空間互動,有一班在合作創作中發展出一個遊戲,邀請了家長及弟妹參與這個遊戲闖關,另一班從個人創作及少數合作方式創作,到後面將彼此的作品結合,發展出一個派對活動,一樣邀請家長和弟妹參與這場盛會XDDDDD
  
報紙媒材&空間上的創作▶在關係中磨合出適合的合作方式▶與創作互動發展出遊戲或派對的型式▶邀請大眾參與



國小孩子創作上的討論:初期我們討論時,有些孩子不太習慣這件事,有人不認為討論是課程的一部分,甚至覺得是浪費時間的事情,有人則是面對和他人意見不同時選擇直接放棄自己的意見去成全他人(然後默默生氣),有人對於課程上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產生疑惑,在兩三個月的磨合和練習中,他們漸漸熟悉彼此,從其他合作的爭執裡慢慢磨合出比較和諧的氛圍,和諧的背後是某種默契,知道想法不一樣還是可以討論出彼此可以接受的方式,當他們感受到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時,創作中延伸出的點子或想法有時讓我很驚艷,而最近我又實驗了一些方式,孩子在過程裡玩出的創作方式在繪畫上是被歸類為某些技法,這種從自己延伸出來的和「我跟你說我今天要教的技法叫XXX」的方式不同,少了一些隱形的框架。

大班年紀孩子創作上的討論:有些孩子還沒進到學校,有些孩子跟我相處很久了所以很習慣這樣的討論,但討論的方式和國小孩子又有些不同,就和他們這次的創作一樣,彼此先進行自己最想要的部分,過程中分享自己的想法,覺得別人的想法也很棒再想想怎麼結合彼此的元素,或者我先完成自己的部分再去試試看別人的方式,接著又綜合以上經驗發展不同的形式。

野餐派對




熱鬧的闖關遊戲





大人盛情參與超棒der~~~
-------------------------------
小小小小工作室大概八個月了,謝謝老天讓我遇到這個空間,
這個空間對我的意義是,可以擁有高度自主性去進行某些藝術教育的方式,和家長能比較高度的合作討論著如何支持孩子、教育者和照顧者,在這個空間裡,有人會默默幫整理迷你花園討論著植物,有人會默默幫忙整理空間,有人會分享自己種食材,有人分享支持人心的沖泡包,有人幫忙代購健康的食材,唉呀~何德何能?覺得一切也太幸福了。
     
這些日子,
有的孩子從一直覺得自己不會畫畫,到現在可以隨手畫出自己想畫的東西。
這些日子,
有的孩子從手一滑就非常挫折覺得一定要重來,到現在可以把突然其來的意外拿起來笑著說:「咦~這變成XX了耶!」
這些日子,
有的孩子跳脫了誰比較厲害誰比較快誰比較怎樣怎樣,到現在可以彼此討論看到創作上的不同,討論完還會附上我常說的話:「不同人本來就會做出不一樣的東西阿~」(笑)
這些日子,
有的孩子從彼此仇視一直踩到對方的點,到現在可以互相看到欣賞的地方,還一起合作創作。
這些日子,
有的孩子從擔心說錯話一直複製別人的話和想法,到現在可以機哩呱啦說一堆想法。


許多小小的感動集結成好多的動力放在心裡。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探索的旅程——日本特殊藝術機構參訪分享與社會公益的發展

臺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
《藝遊未盡的旅程》特殊藝術教育系列座談
※ 透過參訪經驗分享,思考如何藉由藝術教育與特殊族群促成長期的陪伴與發展,從中探討特殊原生藝術論述的各個層面,與藝術創作者對談如何去豐厚台灣當代藝術脈絡。藉此進一步與長期投入實質特殊機構規劃的工作者對話,去探討如何就台灣現況來落實特殊藝術與社會公益的未來發展。
與談人 — 謝若琳 (三明治工 共同創辦人)
大塚麻子Asako Otsuka (日籍視覺藝術家、策展人)
https://www.facebook.com/287888834565670/photos/a.399631110058108.89254.287888834565670/1496698963684645/?type=3&theater
---------------------------------------------------------------------------

當我投入藝術教育後陸陸續續遇到在藝術統合協會工作過的人,當過志工的人,去上過課的學生......每當看到他們孩子在課程裡的呈現總會熱淚盈眶到逃離外場觀看為了不讓眼淚滴下來(太感性),在藝術統合協會的孩子有一股很美的力量,這樣的力量必定背後有一群很美的人支持著,這樣的支持如果要繼續延續就必須更多人的支持,目前他們分享到三大面向必須克服的問題;1.場地2.資金3.人員如果願意支持歡迎購買他們的商品或捐款(歡迎找我代購XD)

五週年展紀錄

我的收藏



Asako分享他們參訪的五個特殊藝術教育機構
印象深刻有有一個活動
音の城 音の海
他們一年一度的工作坊,是大人小孩還有身心障礙者一起參與,全程不用語言大家只有手上的樂器互動。






以下我想綜合Asako的介紹寫下片段的記錄(抄寫過程中可能有筆誤):
大阪Ateller Incu:開放的辦公室,牆上幾乎是可以塗鴉的黑板,有些人用語言溝通上如果有困難就可以藉由這樣的媒介。

沒有老師只提供環境,有一家特殊藝術教育機構還提供每位身心障礙者一間獨立的創作空間。


沒有"弱勢",大家都是人,沒有老師皆平等,而有一群身心障礙者突破了這樣的概念,並且發展出自己的組織。
許多身心障礙者在這樣的環境支持發展下,很多成為藝術家,作品成熟加入藝術市場。
ABLE ART MOVEMENT大家一起來創作:全日本的運動
關西有一千多家的特教機構,其中以藝術為主的只有十家。藝統會去年夏天就參訪了其中五家。最早成立的已有50年,最少的也有20年。



三明治工
他們的分享令我感動的是,因為他們的背景讓他們把每個計畫用藝術創作的角度去思考,在台灣創造了許多精彩的"藝術計畫"。
例如:生音計畫。

廢棄輪椅改造



希望藉由分享讓更多人能認識這些事情,如有侵權請告知,感謝:)

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自主學習的理念與實踐

去年參加黃武雄老師的講座,當時滿滿感動和收穫,老師緩緩的從台灣歷史發生的事件讓我們了解教育問題的脈絡,當時對我影響較大的是民主教育的概念,談到公共空間領域討論的重要性,每個人所認知的事實,不是真正全貌的真實。
透過公共領域討論>背後是世界觀。

而今天參加唐光華老師的講座透過參與者不同面向的討論,覺得過癮,時間不夠多但覺得是很棒的經驗開端。
怕之後又拖拖拖,今天一定要先把零星筆記記錄下來。

---------------
自主學習的理念與實踐   講師:唐光華

壹。前言
貳。自主學習的理念
參。如何鼓勵孩子自主學習
肆。結語
14個自主學習案例

*釐清"自主學習",自主學習不等於自學,自主學習也是可以發生在體制內學校。
*教育是一項專業,光有愛心是不夠的。
*不同的孩子自主學習的風格模式不同,有的孩子透過閱讀,有的透過聲音,有的透過圖像,有的需要夥伴,有的喜歡一個人,有的透過操作......等。
*家長和教師敢放手,有時孩子走的是新的領域。
*自學家長可能遇到的問題:自我侷限,擇善固執是優點也是缺點。
*專業領域協助(教育者),共同學習團體(同儕)。
*合作學習,例如法國服飾設計作業,期初一人完成的作業,期中分組作業,期末全班一起完成一樣作品。
*蘇格拉底教學法:對話與討論(產婆教學法)
*隨年齡增加引導越少




坎伯說:「在你跌倒的地方,就埋有你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