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自然元素創作-自然之行


雙腳踩在泥土上感受水的流動、土的溫度及被紅火蟻咬的刺痛度,
我們一起生吃、熟食、摸的、看的及遊戲的方式認識農作物。


過程中充滿笑聲和驚奇配上陽光和汗水實在太完美了:)
  

小當家抓抓頭拿出筆記本出食譜任務,
大家開始玩料理,玩吃的方式~



辦桌共食


下午自然元素的藝術創作

我分享了一段真實且自己很有感觸的話:
「當我們對大自然產生一點點的善意,大自然都感受的到,即使是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舉動也是。」
 
「當我們去採路邊的野花小草,邀請大家跟他們說謝謝,因為他們用他們的生命成就我們的創作。」

一位大姊每採一株小植物都用超級喜樂爽朗的聲音和植物說:「謝謝你!」
一位大姊採了一束看起來美麗的花束,但被我識破,我問她是不是很擔心等等藝術創作這件事,是不是因為沒安全感所以採了好多植物,她說對阿,因為她從小就不會畫畫,聊天過程中除了不斷安撫,也用很無所謂的方式請她放心,告訴她放輕鬆隨便用用就好,果然後來她很享受也很投入,作品也好棒喔!!!


我們呈現辦桌的隊形XD
有的人說:「 我原本都沒發現原來路邊有這麼多種植物耶~」
有的人說:「 好療癒好療癒~」
有的人說:「 好好玩好好玩~」
有的人不堪疲倦感加上田草的催眠曲眼皮都打不開了。

在開放的創作方式,讓每個人的作品都很如實呈現自己的狀態,
這是一個寶盒, 
邀請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裡觀察植物的生命在盒子裡隨著時間的變化產生的樣貌。

這天心很放鬆,日子很滿足,
就像農夫界的田草說的:
「希望大家感受一切看起來平常的事情也是很美好的~」
謝謝當天的人、陽光、風、 雨水、蚊子XD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關於小孩和小小孩的藝術教育

關於小孩和小小孩的藝術教育,
有時候覺得自己好像也沒什麼資格寫什麼,
或者寫了比較批判的東西得罪人這輩子可能也無法混下去,
但還是決定寫因為總要對得起自己。


勞作和藝術創作的差別?
做完一件作品和創作的差別?
聽有些人說帶孩子接觸美術課程是因為覺得創意很重要
那對大家來說創意是看起來很厲害的畫面還是那些過程的思考?

身邊很認真在做(看待)藝術教學的人都覺得藝術教育其實不簡單,
但為何有一些人總覺得容易?為何一些人總覺得學會一些技能就能開始賺小孩錢?
因為藝術教學好好死不死都會有個視覺性的東西出現,所以表面形式大家可以很快模仿,但核心的思考或者帶領孩子創作的過程差異甚遠。
 
但偏偏大家還是容易被眼睛給蒙騙,
某些(非全部)美麗的行銷及待商榷的方式讓孩子創造出看起來很了得的作品,其實是大眾(大人)喜歡的,但當孩子被用某些方式使之可以在短時間內看起來很厲害或者進步超多(畫面成熟),時間拉長來看,到最後真的......
 
前陣子我和同業朋友聊到:「尤其是年紀很小的孩子被送到某些形式的藝術教學裡超可怕,整個會被教爛。」
我朋友說了一個我覺得挺實在的話:「學什麼創意?孩子本身就很有創意,是被教到沒創意!我們要做的是讓他們發揮(我們是一個媒介可以讓他們把想法實現實踐)!」

那就是為何我總是努力地和家長溝通孩子創作的過程,和課程內容底層的核心思考是什麼?那就是為何我總是不把重點放在畫面結果,因為大人總是容易用自己的高度去看待孩子的成品。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筆記。史金淞:個人設計博






「設計」與「被設計」的博弈 A Game of "Designing" and "Being Designed"

史金淞認為,整個人類的演化史,幾乎貫穿了「設計」與「被設計」的博弈,這種博弈存在於每個族群競爭與文明衝突的第一現場,而所謂的文化和文明,即是來自一系列設計體制化的成果。但也因此,歷來總不乏個體的行動者,前仆後繼極力掙脫、對抗「被設計」的宿命,然而,其中也有不少人不自覺地淪為體制化設計的共謀者―他們深陷於「被設計」的自我設計之中,史金淞自承即是其中的一員。

文章擷取至http://www.mocataipei.org.tw/index.php/2012-01-12-03-36-46/current-exhibitions/1956-shi-jin-song-a-personal-design-show#展覽介紹-about-the-exhibition



0:55
史:「有一天我突然明白,哇靠!大家都不成熟,但一旦成熟時,他就是壞掉了。」
1:02
李:「在藝術家的工作裡面,他跟很多思考者和思想者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如果你把一個文化的問題,或者任何一個問題在今天,那思想者是創造一個邏輯的訓練他在這個邏輯的訓練去選擇判斷......那麼我想在藝術家的工作裡面,他們處理的問題是感知,他如何把一個這些問題帶到一個感知的層面,你能不能在裡面獲得同感,這是很重要的。」
1:03
思維的樂趣
視覺現場

1:05
提問:「早期接受很完整很嚴格的訓練,跟你今天目前所作的創作,他有沒有或多或少直接或者間接甚至於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觀念對藝術本身的一種干擾 
很多人當觀念變成泛化的時後他就變成點子
他是一種藝術時期不同的態度面對的問題
當我們過多討論形式的時候
當我們思考的東西變成顯學或者氾濫的時候他都是一個值得警惕的東西
我們盡量不要去依靠任何一個既定的拐杖使自己變成一個殘廢人的習慣
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嚴格的掌握自己的能力工作和思考的能力 生存能力 面對世界的能力
觀察力 寫生看博物館 寫生 拿筆看東西拿筆用你的角度撫摸著東西
當我面對此物和彼物我們是否有能力把它完成
說到做到
透過任何一種方式去學習   我們如何去獲取完整的面對自己和這世界的能力



課程紀錄。自然元素創作

這周引導孩子用自然元素創作,前面介紹一些素人的作品及兩位藝術家,雖然都是使用自然界的元素,創作思維卻是完全不同的建構方式。

宇杉的創作過程是動態流動的,
像電視螢幕的畫面一樣會改變,
但又不不全然是螢幕因為是畫紙所以畫面是堆疊的形式構成,
像這一張原本有大太陽,



後來他想像一片烏雲出現所以烏雲飄過來,


接著烏雲越來越大,所以自然而然把畫面全遮住了~
整個創作過程像動畫一樣。

妍溱在自然媒材使用上
是將相似形或相似色重疊在原本畫的風景上。

恬恬因為有明確想要做的主題-珍珠美人魚,
所以尋找可以組合成美人魚的造型植物,或者剪裁成她需要的造型。

小寧則讓花草是呈現植物原本的樣子,她畫爸爸媽媽和有她自己,其中兩人那著一束一束的花。

安安想做噴火龍,他創作的方式是用點(一顆一顆的種子)構成面(龍的爪子和身體),中間種子不夠所以還有再出去蒐集。


所以所有人的創作方式完全不一樣,很有趣!

小草與小孩。孩子與自然


接著打開門走向庭院邊說:「今天太陽真大!我們到外面來做東西吧!」
到庭院後他開心地望向我又說:「有風耶~涼涼的好舒服。」

當下感受到孩子敏銳的感官和大自然的連結是多麼“自然”,這股吸引力超越了蚊子很多、天氣很熱,及大人們可能會擔心的這些事那些事。

而我們上次放下手邊的3C產品,拋下任何掛心的事,走向自然,單純的感知泥土、風、陽光……給予我們的溫度、肌膚的接觸、心的滋養是什麼時候呢?
--------------------------------------------
當我還是個小男孩時,我並不曉得我那片樹林跟其他森林有著生態上的關聯,1950年代,沒有人會談論酸雨、臭氧層破洞或溫室效應這些問題,但我熟悉小溪的每個轉彎處,以及泥巴路上的每個坑洞,我連作夢都會在樹林裡漫遊;現在的孩子或許能告訴你有關亞馬遜森林的事,但卻無法說出他們上一次是什麼時候獨自到樹林裡探險,或者閒躺聆聽風聲、看著雲朵在空中飄過。                   
文章擷取自《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小草與小孩。當紙變大了

[關於樹]
第一班的孩子很嗨的分享在家旁的大樹,爬樹的經驗接著連結環島的經驗,樹ㄋㄟㄋㄟ的故事(樹汁液)。
第二班的孩子我們開始演樹,最後大家的腳和手都打結。
第三班的孩子我演樹給大家猜,猜得太嗨,我們打開書裡充滿樹的畫面,我站在大家面前不說話,開始演,讓他們猜我在演哪顆樹。


孩子拿著比他們大的黑色塑膠墊找到自己舒適的位置,
第一班的孩子馬上問:「我可以睡一下嗎?我好想躺一下」
我說:「好啊~可以躺個三分鐘~」
 
第二班的孩子開始跳啊跳~從一個墊子跳到另一個墊子並開始大唱歌。

第三班的孩子鋪好塑膠墊後有的人趴著、有的人躺著、有的人外加翹二郎腿、有的人坐在墊子中央心滿意足望著自己專屬的位置。


[當紙很大,筆不夠大?]
有人從一支筆晉升到一次拿三支筆,有人試著用衛生紙沾顏料看看,有人試著拿抹布沾顏料,有人試著用手。
孩子們移動著身體展開大手臂創作,有趣的是有人突然變成橫向創作(從她的方向畫橫的樹幹右邊長樹枝,創作方向和作品方向呈90度)。


[當調色盤很大,顏色很少?]

當樹很大,孩子觀察到有紅紅的咖啡色,有橘橘的咖啡色,有黑黑的咖啡色,有白白的咖啡色有......

一位孩子問我:「紫色怎麼調?」
我問全班:「有人問紫色怎麼調有人知道嗎?」
馬上有孩子大喊:「我剛剛用綠色加紅色變出來了!」
另一個孩子大喊:「疑...我剛剛是用紅色加藍色耶~」

另一位孩子問我:「水藍色怎麼調呀?」
我反問:「什麼是水藍色?」
旁觀的大哥哥馬上回:「當然是像水一樣的藍色阿!」
我指著水桶裡的水:「它看起來不是藍色呀~」
孩子們忽然沉默了一下,
我又說:「還是加了很多水的藍色叫水藍色?」
全班大笑。

------------------------------

如果只盯著色相環認識顏色,那紫色只會有紅加藍,如果沒有提問,就少了一個機會去思考那些習以為常的事。
藝術課裡除了創作出自己腦袋瓜裡的內容,另一部分是那些嘗試、實驗、觀察和思考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