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小草與小孩。發瘋紙



陪伴這孩子兩個月,我們的相遇是因為醫生說她不能去學校,原因是?被恙蟲咬到後,長時間的間續性高燒,經歷了誤診到發現主因,經過一連串的努力,現在的狀況只能一直打類固醇,肌肉發炎指數只要一爆表就要住院,不能做太施力的事情,爬樓梯需要別人背著,而現在的身體抵抗力極弱,有可能一場感冒就奪走她的生命。

「我姊姊生病,所以不能和我住在一起,不然我可能會死掉。」
「今年我什麼糖果都不要,只希望聖誕老公公讓我的病趕快好。」



這天以前,她住了兩周的醫院,原本平靜的創作,她突然說:「我發瘋了!我發瘋了!*nnnnnn」
接著開始畫下雜亂的線條,邊吼著邊畫著,她的主要照顧者跑過來制止,而我選擇了讓她繼續吼著畫著,猜想或許前兩周都在醫院的經驗,讓她壓抑了什麼,經歷了五到十分鐘的時間,接著衝到旁邊把大張的日曆紙不斷的撕碎。



經歷了"我發瘋了",她平靜下來,坐下來開始做今天的作品,慢慢的串珠,下課時她笑笑的和我說:「我今天發瘋了。」

筆的力道、吼聲分貝、撕紙的速度,感受到很大的能量流動著。

從這天開始,每次我們上課我都會多帶一張"發瘋紙",或許一周裡,只有我們相遇的兩個小時哩,女孩能有這樣的發洩機會。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謝謝。


你們有這樣的經驗嗎?
當遇見負面的狀態時,總會想起曾經某人說的一句話,某本書的一段字,或者某天發生的場景事件,而這些想起的什麼總會支持到一些什麼,有時是信心,有時是堅持,有時是轉念......

而最近感受到自己心底最深處僅僅是希望我的角色,能成為孩子長大後遇到一些狀況時,因為我們曾經的對話,曾經的陪伴,曾經的相處,能帶給他們一些支持的力量,不管是什麼。
 
3y的女孩兒指著一個點說是味道,
我低下頭觀察看到黑點正在宣紙上擴散,
或許是和味道一樣會擴散,另一個點是聲音,
味覺轉化視覺或視覺轉化成味覺這是我第一次遇到 
覺得很特別,或許是一種視覺觀察經驗和想像力的部分,
雖然後來她說她是刺蝟XD而如果我在大班級裡
不會有這樣的時間去陪伴孩子經歷這些過程。

不知不覺又是新的一期課程,工作室內的黃金葛也從四片葉子變到八片,謝謝這些日子孩子和家長願意每周來到這裡,高高的樓老老的屋,對彼此背後需要克服的不少。

從一樓一路往上爬,環顧著工作室內的每一角落,有時覺得不可思議,當人們願意來到這裡上藝術課,或許也是一種打破框架的形式進行著。
  
不知道自己中什麼毒,對孩子就是有一股莫名的使命感,然後一肩扛起全部,又貪心的進修相關課程,從早到晚沒有停過身心運轉,支持我的是身旁理念相同的人,支持我的是讓我放手一搏的另一半,雖然有時壓力很大的時候,真的想要有人揍我一拳把我從無可救藥的理想打醒回到現實。
 
但當我想被打醒時,又會發生一些事讓我決定先繼續往前,到底對不對阿?
當然我知道我自己要學習的課題是如何去達到理想的過程中,照顧好自己的心。




台北的學生,已經兩年半沒見面了,
沒想到過往的相處能支持她到現在,
謝謝妳們的感謝和想念:)

謝謝一些對我不離不棄的小生命,我真是幸福的人:)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和大學生的祕境約會

更多照片
第一次和嵐婷相遇是因為暑假的沃野食用花園的營隊,
依稀還記得我們後來在巨城談論著我們都是因為一些機緣和自然有了連結有了情感,接著開始了有意識的少用塑膠產品,少用傷害大自然的用品,食用非傷害土地方式種植的青菜......等等。

因為暑假的營隊,我們設計了一個給孩子的自然體驗教案,當初覺得很棒想再跑一次而有第二次的合作,但我們的古靈精怪,越討論點子越多,於是創造出和上次完全截然不同的教案(大笑)。
 
竹塹城外的秘境探索


竹塹城外,有一個小農村,
小農村外,有一條稍有人跡的步道,

來到位於新竹的中華大學,
該有一次機會離開城市,
到新竹郊區的野地裡看一看,

舒壓也好,
親近自然也好,
讓我們帶著你,
在一呼與一吸之間,
與自然相遇,
與自己靠近。 ---嵐婷的文字

打開感官,品嘗自然,細嚼感受。
邀請大家闔上眼睛,靜下來,細細聆聽,除了蟲林鳥啼外,還有什麼聲音?哪些我們未曾注意到的 細微的 聲響?風?衣服摩擦?昆蟲移動?落葉飛落?



步道上邀請大學生們關上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覺用聽、嗅、觸覺感受這區域,又邀請他們將抽象的感受化為文字及圖像,而當我們繼續前進時,必須用著自己的視覺敏銳度發現下一個區域的起點在哪裡?


腳程快的學生全部沒看到這個顯而易見的記號。





途中我和幾位大學生遇到一隻過馬路的昆蟲,大家尖叫了一聲彈跳開來,而我下意識的蹲下來,看著牠忍不住一直說:「天阿!你好可愛喔!也太可愛了吧~~~太可愛了~~~」
有個男同學冷冷的和我說:「你喜歡蟲喔....」

看著有些嚮往大自然卻又害怕好多蟲子的大學生就彷彿看到過去的自己,而在和學生討論許多想法中發現了一個共同點,他們選擇來參加這活動,或者活動中產生的感受連結,都和小時候的經驗有關係!

回到活動中心後,我很喜歡嵐婷用瑜珈的概念帶大家放鬆,而我也不小心睡著了......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嬰兒按摩課筆記:安撫巾

圖片引用至:http://favim.com/

我有一條破爛小毯子「香香」,打從來娘胎來到這世界就一直跟著我,睡前一定要在我手上,聽說半夜睡著還會無意識一直搓它,當我旅行時一定會在出發前將它放進保鮮袋裡,看著「香香」隨著時間越來越破,越來越小塊,而尋找和它相同的質感,卻重未尋著。

上周在討論孩子本身的觸覺需求而聊到安撫巾,
這周老師和我們探討這議題,
安撫巾又稱過渡巾,英文叫security blanket(超貼切),
安撫巾是愛的替代品,有可能是代替媽媽的角色(照顧者的陪伴,安全依附感),也可能是自己的角色。
另外有同學提到她的姪女因為媽媽生老二後去月子中心,老大後來睡前都會緊咬嘴唇,老師提到孩子需要陪伴的壓力表現可能性,讓我聯想到自己或許在過程中也是在處理生活中的許多壓力,有同學提到她的女兒結婚後就戒掉這件事,老師回饋是因為女兒有新的安全依附對象。
還有一個同學提到她的女兒高中就離開父母到其他縣市讀書,必須獨立打理生活,而她發現女兒去讀書或回到新竹也必定帶著跟她一起長大的毯子,她覺得毯子是能陪伴孩子經歷許多過渡期的精神物品。

老師說經過研究發現到長大還需要過渡物的人的特徵有:
「堅持、專注力高、情緒會突然激動」
 
但老師有邀請我釐清是習慣還是真的依賴(但真的很難釐清耶XD)

上周我很認真和老師詢問,擔心自己的孩子未來會和我一樣找不到替代的小被子,是不是該出生就先買兩條一模一樣的備用,而老師回應是,其實可以有很多條交替用,孩子就比較不容易固著於同一條被子。(頭上的燈泡亮了!)

161026補充海星星的回饋:
我小時候的「涼涼」也陪我好ㄧ段時間,小時候還被它絆倒從樓梯上摔了下來,摔斷門牙,那時候我與外婆同住,很少見到父母,後來我也忘記它到哪去了。
現在雖然沒有涼涼但我ㄧ年四季都要蓋厚被(必須包住腳)才睡的安心,覺得得到解惑,原來我的安撫巾也長大了變厚重了~顆顆

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課程紀錄。蘋果樹

大學時期某個老師給我們做一個測驗,請我們畫下一顆蘋果,大多數的人用了標準畫法畫出一顆紅色的蘋果,而真實是?

這堂課先將冰蘋果放進箱子裡,希望孩子能用手去感受它的形狀質感猜測是什麼東西在箱子裡?有的孩子直接將手伸入,也有的孩子帶著一絲恐懼先觀察其它人的反應,孩子們的感受都不同,冰塊?球?蘋果?柳丁?
用眼睛往箱子裡面看看,看到一片漆黑,
用鼻子聞聞看味道,紙箱的味道搶過了蘋果的香氣,

像拆禮物興奮的打開看見裡面的紅蘋果,於是我問:「你們看過什麼顏色的蘋果?」
有的孩子很直覺得說紅色,有的孩子停頓一陣子和我說好像有黃黃的顏色,
於是我拿出了這些蘋果,用聞的確認他們的香氣:「是蘋果沒錯(笑)」

聞聞看

我們觀察它們的顏色,雙手感受它的重量,
有的孩子觀察一陣子後說:「蘋果不是圓的耶!」

接著從蘋果延伸創作出自己的蘋果樹,
創作前我們透過遊戲去感受宣紙的質地,毛筆睡覺和起床的粗細線條變化,
從樹開始延伸,用自己切的蘋果壓印,感受切下來的蘋果形狀壓印到畫面的關係。

用脖子畫畫


孩子的特質都不同,對同一事物感受也截然不同,透過這些感知體驗活動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作品。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2016街大歡囍-當代X社區藝術節】├ 秋日漫遊草地藝術祭 ┤

點我到相簿
這次的集體創作方式很自由,可以和別人一起創造,可以自己創作,可以大改造前人留下的作品,所以隨著時間這社區不斷的流動著。



一到現場馬上請小幫手查西邊在哪裡,考量創作時間軸和太陽移動的狀態,將原本設定創作的場地移動到後方大樹遮蔽處,我的工作坊呈現一種你不靠近就不知道其實後面很熱鬧的狀態XD


活動開始之前只有很簡單的DEMO,希望留給孩子最大的發展空間,兩塊大帆布一塊是無中生有組,一塊是慢慢建構組XD


就這樣從無中慢慢開始

這群孩子有個目標建造了一個可以住下好友的大空間,在這空間裡慢慢出現了許多故事,時間一到他們會去上班(離開現場到公園繞繞),當房子倒了我們想像著颱風剛走,於是颱風一直來攪局,有個孩子受不了了,他說:「不要再跟我說是颱風了!」所以我們找出房子一直倒的原因,最後孩子們翻開屋頂在裡面做柱狀結構。




很開心的是許多家長看到孩子過程中如此投入和享受決定放手,原本很擔心衣服邊髒的大人最後說:「沒關係可以再買一件。」,有的家長對孩子的髒從擔心到最後大笑瘋狂拍下這難得的一刻。





考量到年齡層很廣,所以準備不同類型的媒材給不同需求的孩子創作。

皮卡丘魔咒,到處都是寶可夢的影子。


這孩子利用大家不用的廢材和現場發的氣球(的棒子)改造成一把機關槍


這孩子來的時間只剩下不完整的小紙板和我準備的裝精密儀器的特殊造型紙板,我們從造型去討論可能性,這孩子情緒很亢奮,有新的點子都會很嗨的來找我討論想法,在兩三小時的過程中,他在這創作場域裡發展了一套遊戲,這遊戲包含尋寶、商店買賣、虛擬對戰,最後有一位孩子也加入此行列,接下來我們的對話都在這情境裡。


孩子們很珍惜這些作品,他們做了一個決定:搬回家,我問:「你們要不要先和家人確認這件事?」但因為活動準備收場孩子們顧不了這麼多,短時間內召集一群朋友排好腳踏車,分工把建築物分解然後用腳踏車運送,工作人員緊張的問我:「他們這樣可以嗎...?」我只說:「他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最後的結果是他們搬回來放,因為回家被罵了,但也有孩子把建築物拆成一手可掌握的方式再帶回家一次(真的很想要)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小草與小孩。[可以塗邊邊][泡泡魔術師]

[可以塗邊邊]

孩子們塗紙板,小心翼翼的不塗到桌子,所以紙板邊邊都白白的,
我說:「桌子有穿畫畫衣,不用擔心畫到桌子喔~邊邊也可以塗~畫到桌子都沒關係~」

於是變這樣 哈哈哈哈哈哈



[泡泡魔術師]
孩子:「我畫出一個泡泡」
其他孩子們很驚奇,先是一起觀察泡泡,想想泡泡怎麼出現的?
最終孩子的結論是畫出泡泡的人會變魔術XD






喜歡看著妳們享受創作過程的樣子:)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課程紀錄。對用具的感受



這堂課帶了跟我十年的毛筆們、水盆、碟子和孩子一起,一開始分享這些工具的故事,讓孩子用手去觸摸每隻筆,感受每種筆毛的軟硬度,有一隻是馬尾巴做成的,孩子觸摸完一輪筆毛後都感受它的差異度,當孩子細細撫摸著碟子時感受到冰冰涼涼滑滑的感覺。
我們聊聊古代人畫畫的方式,試試看古代人拿毛筆的方法,感受力道大小和手腕轉動產生的線條差異,看看古代人怎麼透過觀察畫出山石,然後我們試試看。
  
關於這些用具,和我在一起十年,十年超出這些孩子的年紀,
和孩子分享這些陪我經歷許多創作的工具,多了一份情感在裏頭,當孩子用手去細細感受每隻毛筆及工具,多了一分溫度在裏頭。





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小草與小孩。踏實的 陪伴



上周五和今天一樣也是雨天,跟著毓惠的小旅行和孩子坐火車到內灣,回程我們坐在最前面看風景、看列車長開車,情緒高昂的男生為了不打擾列車長竟然說要玩不說話遊戲(這不是常是大人有意圖發起的遊戲嗎XD)




安靜地陪著孩子看著窗前的景象,沿著軌道慢慢穿越樹林及一個又一個的山洞,隨著區域的移動雨滴時而大時而漸弱,看著列車長轉換不同的把手及按鈕,停車、開車、轉換軌道,突然某一刻心裡很感動,心想有一天也要陪著自己的孩子坐內灣線,一樣的位置、一樣的風景、一樣的寧靜。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課程紀錄。Somebody Café藝術生活小教室

這間咖啡店很特別,充滿藝術家張凡旋 Francis的作品,所以我希望孩子除了來這裡創作外,也能透過我的提問去觀察包圍我們的作品和瞭解這場域的故事,有的孩子覺得作品像是不同人創作的,有的孩子觀察到作品的共通點,孩子們提出自己不同的視角來回答我的提問,而我們很幸運能聽到他的弟弟(店長)和孩子介紹作品背後的故事,我相信不是所有來過這間咖啡店的人都有這樣的機會,珍惜珍惜:)

店長希洛為孩子解說作品

這堂課某些橋段和核心思考已在《小草與小孩。當紙變大了》寫過,就不再贅述,但每堂課會應著場域和孩子特質做調整,接下來要寫下這堂課的紀錄:


繪本《大小樹》

這次我選的繪本是《大小樹》,故事內容我的解讀是,大樹總是告訴小樹怎樣做才是對的,也不時叮嚀小樹要怎樣怎樣,但小樹有自己的想法,想做自己覺得對的的事情,當故事橋段到了森林裡只剩小樹孤零零一人,小樹開始思考當初不聽大樹的話是不是錯的?

我們停在這裡,當孩子在這情境裡他們的決定是什麼?有的孩子覺得自己還是會選擇自己覺得對的事情,有的孩子覺得他會聽大樹的話,但當故事繼續下去,小樹出現轉機,想聽大樹的話的孩子馬上更改決定。沒有好或不好,以我當過孩子的經歷,這故事某部份很貼近他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狀況,除了藝術創作的引導外,透過這些問題也讓孩子思考並了解凡事都有轉機的可能性。

顏色觀察

當我打開我畫的樹,孩子發出驚嘆聲,我們觀察顏色,有的孩子看見四種咖啡色,有的孩子看見七種,一部分是觀察孩子對顏色定義,另一部分是孩子觀察的細緻度,在我的課堂裡,有時我會刻意事先創作好我的作品,因為這堂課運用孩子許多的造型想像和顏色實驗,示範孩子反而會因為覺得我是老師而模仿我,進而失去他們本質的創作想像空間。

樹的可能性


四種截然不同的樹創作
一位孩子說:「他的樹好奇怪喔!」
另一位孩子說:「我的樹好怪...」

左上的孩子對樹的造型和葉子變化上去挑戰更多的可能性,當我說可以直的或橫的創作,他想到斜的,當我們討論葉子有看過綠色、黃色、咖啡色、的葉子,他想到粉紅色櫻花在樹上的樣子。
右上和右下孩子在樹幹創作裡很勇敢的嘗試各種顏色產生的新顏色,即使他們覺得不習慣,覺得顏色和顏色之間碰撞出的顏色很詭異XD
右上的孩子一開始比較緊張,開始創作時還偷偷和哥哥說,我們今天隨便畫畫就好(聽得出來想讓自己放鬆),一開始都蹲在同一個位置,之後對場域越來越熟悉便開始有很多點子出現。
右下的孩子在創作過程中連結多過往經驗,例如他和我說今天的課好像帕洛克,我好奇地問他什麼是帕洛克?(刻意問他,因為想了解對他對帕洛克的理解),他說因為帕洛克也都是在很大的紙上創作。
左下是我陪伴很久的孩子,從創作觀察到他在自由創作的狀態下,對於調顏色開始更有概念,不像以前最後會全部混在一起玩耍,另外他的樹是抽象寫意的樹,也打破一般人對這堂課一定要有具體樹的想法,題外話是上次創作裡他的狀態比較像在發洩,感覺生活壓力比較大,這次則是享受在裏頭。

沒有桌椅的一堂課


選擇自己想要的位置及舒服的姿勢下創作,並且用自己的速度完成作品,創作對我來說是自由的,不用像一些課程必須大家一起坐在椅子上,也不用一致的進度,畢卡索說 :「 我曾經像拉斐爾那樣作畫,但是我卻花費了終身的時間,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而藝術家杜布菲如此寫道:「使勁帶領靈魂脫離它一般常走的途徑的巢臼。」、「帶領靈魂到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裡習慣機制不再運作,日常常規遭到打破,於是一切都會出現新意義,充滿了回音、迴響、和聲,這些才是藝術作品該有的行動。腦袋會因驚嚇而震盪,像箭豬一樣被這種讓人渾身不舒服的驚嚇嚇到,全身的刺都豎了起來,精神全部作用都因而覺醒,它的所有警鐘都因而敲響。」(註一)


這堂課最喜歡的,是你們的笑聲,希望孩子們能感受到藝術那份自由的力量。


註一:杜布菲的資料引用至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課程紀錄。單車營小插曲之排戲事件(關於很兇)

小探險



本事件經家長同意化名分享

星期四晚上孩子在住宿處排戲,因為說是給我和另一位教育者驚喜而不讓我進入,大約2.5-3小時的時間他們都在房間,時而有人要寫東西或打電話給家人會出來公共區域,突然孩子叫我進去說A女孩在哭。

當我進去房間看見A女孩坐在角落哭泣,大家圍在她旁邊,我問怎麼了?大家都說不知道,她演戲演到一半突然坐在角落哭,但她不說原因,我詢問A女孩是否希望大家圍在她旁邊,她說不願意,我又問是否願意我陪在她身旁,她點頭,但大家太擔心A女孩,沒人願意離開,只是陪在她旁邊,不時有人會丟出一些覺得她可能哭的原因。

約莫過五分鐘,A女孩說她要和我說,但不希望告訴別人,所以到我耳朵旁說,她說她覺得剛剛排戲時B女孩很兇,感覺就像是一直指使(或命令)別人,好像很不喜歡大家,她很不舒服。但其實A女孩的音量全部人都聽得到,所以當他們一聽到原因,馬上將矛頭指向B女孩,告訴B女孩說她太兇了害A女孩哭了(因為我們在六人房空間比較大,當時B女孩的位置和A女孩在斜對角,我坐在A女孩旁,當下我在A女孩旁所以不確定是那些人說?也不確定當下B女孩的反應是如何?)。

宜蘭火車站之牌排隊


很兇背後的原因
我問,別人對你很兇就真的是不喜歡你嗎?
我舉自己的例子,小時候我動作比較慢,我媽媽常常對我很兇,我模仿我媽跟我說話的口氣:「XXX!還不快一點!!!XXX!!!#$$%︿&*˙」
(這時A女孩笑了,大家也大笑,氣氛已經從剛剛緊張的氛圍變成輕鬆狀態)
有人對於這種口氣馬上聯想到學校老師,或者自己的媽媽也曾經有這樣的口氣,
這時C女孩說:「可是媽媽很愛我們啊!˙」

我又舉了自己的例子,我說:˙「今天下午我們去海邊,其實你們在海裡越玩越遠我很緊張,想叫你們近一點,但因為緊張我講話就比較大聲,雖然你們那時候玩得太開心根本沒聽到我說話,但我發現那時候我因為擔心你們比較緊張就容易大聲,聽起來就有點兇」

這時大家開始討論學校老師很兇的可能原因和媽媽可能很兇的原因。

怎樣會給人很兇的感覺
我問孩子們怎樣會有很兇的感覺,有些人開始演很兇的戲,有人說覺得B女孩和D女孩有時候很兇,有人說C女孩有時候很兇,我回應的部分是,我覺得C女孩有時候對我講話讓我覺得很兇,但我發現她不是真的生氣或不開心,是說話的語氣會讓我有這樣的感受,所以也問問大家的經驗,大家討論後發現很兇的感覺很多時候和語氣有關係。
(這時候B女孩還是一樣坐在斜對角,趴著在本子上寫字,並沒有參與討論,但是空間上聽的到我們聊天的內容)

釐清B女孩兇的原因
當大家還在討論時,我走到B女孩旁邊,問B女孩說妳會覺得妳剛剛很兇嗎?B女孩只是點頭但沒說話,我請B女孩想想,覺得是什麼原因會出現讓人覺得很兇的樣子,就像我們剛剛討論的那些,很兇的語氣背後可能都有原因。B女孩想了一下和我說,她想把戲演好,但是大家排戲排到一半都一直玩,她想要叫大家不要玩,就變兇了。我邀請大家聽聽B女孩說她兇背後的原因後,有人開始說也想把戲演好,但會忍不住想玩。我看了一下時間那時已經晚上十點多,所以我詢問他們還要排戲嗎?還是想要休息了?大家都說想,所以我又被趕出去了,後來戲有演成功而且還多了另一個劇本。

-------------------------------------------------------------------
------------------
帶領孩子自主性很高的單車自助小旅行後,
深深感受旅行不是好玩而已,
也不是只有讓孩子學會看地圖自己安排行程而已,
這五天就像人生的縮小版,
隨時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大人不會幫你,得自己想辦法,
而面對人際的各種狀態,孩子又怎麼處理?
聽著只有兩位教育者(大人)在時,孩子放鬆討論者大人們奇怪的地方,雖然有時覺得好笑,但也同時警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