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課程紀錄。


[創作計畫班]
從一直問為什麼要自己準備,為什麼沒有示範的衝撞到現在:
 
丟出一個想法,你們開始延伸出自己的點子,然後開始製作,遇到問題我們討論,看看現場材料如何支持孩子的想法,完成後選擇喜歡的角度記錄自己的作品,接著自己取捨照片,自己為自己的作品定義,自己幫自己的作品詮釋,每一次的小計劃都用了不少的時數,有的兩三周,有的四周完成。
 
今天創作計畫課我們看了一個作品修復的記錄短片,孩子馬上問我以後我會教他們做這件事嗎?雖然汗顏但感受到他們對這堂課想像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
[感知體驗班5-7y]
上週讓某一個中班年紀的孩子用美工刀,意外發現她控制得很好,於是讓其他不同班也是同年紀的孩子都自己使用美工刀。

和一個體制內小孩的對話
孩子:「那個小孩如果用美工刀受傷妳就完蛋了?」
我:「受傷就擦藥阿,還好吧。」
孩子:「她的爸爸媽媽會讓妳完蛋拉!」
 
母:「他們下周要做什麼?」
我:「我不知道耶,因為我不知道他們會延伸出什麼?」
------------------------------------------------------------------------------------------
之前和另一半說:
我現在一周接觸30個學生就覺得超累的,何況以前在機構裡一周要接觸90個?
以前一班最多到14個人,學生關在教室裡,家長只能透過一個透明玻璃看進來,一堂課裡我跑來跑去,另外聲音太吵會被反應。
  
現在一班4.5.個人,孩子可以自由的進出,教學空間開放,家長可以聽到看到裡面發生的任何狀態,在不干擾狀況下,別班的孩子可以來湊熱鬧,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
 
曾經有個幼教背景的老師和我說,為什麼她的學生來我這裡補課就變得好吵?
對我來說那位學齡前孩子吵的背後多了一份自由。

雖然這樣的選擇有時也會讓自己困擾,但我清楚知道背後的目標是什麼。   

有人問我不是學教育出生怎麼會開始做這件事情?
只是很喜歡孩子。
也慶幸自己因為不是學教育出生,少了傳統教學教育的框架,更能退一步觀察,當投入越深越發現自己的渺小,每一堂課都是新的開始,不同的人和事件的發生總會激起不一樣的火花。